三峡水库守住了极限水位!有人说,三峡当初为何不多留点水备旱灾

三峡水库终于保住了145米的汛限水位,真是不容易!23日早上6点,三峡水库水位保持在145.48米,虽然没什么水了,但也没有突破极限值。

22日早上8点,当三峡水位在145.81米时,库存水量大概是4亿立方米。以现在的水位来推测,三峡的库存水量可能不到2亿立方米了。

昨天晚上10点,三峡水库的最低水位一度跌到了145.19米,而当时的下泄流量达到了16200立方米每秒,眼看着就要跌破145米了。看着这样的数据,心情真是非常沉重。

很多人都在问,三峡为什么要在7月之前将库存水量放掉呢?留一点不行吗?

其实,这都是马后炮,拿现在的结果去倒推当时的做法。如果专家确切地知道8月份会出现大旱,三峡也不会完全腾空库容迎接洪水。

有人说,专家难道还会误判?

当然,专家误判的时候多着呢!尤其是气象问题,专家误判的时候更多。欧美那么多专家,还不是照样没有判准今年的旱情。现在欧洲也好,北美也好,都是热得要命,到处缺水,到处断流。相比之下,我们有三峡水库在苦苦撑着,没有造成特别大的灾害。因此,我们必须感谢三峡,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,恨不得早点将大坝炸掉。

再者,汛期来临时腾库容是三峡的常规操作,因为三峡的第一大功效就是防洪。也就是说,即便专家预判到七八月份可能会出现干旱,也不敢冒险留住满库的水。万一判断失误,洪水来临时,三峡无能为力,导致荆江大堤崩溃或者武汉被淹,这个损失就大了。如果三峡大坝自身也扛不住,这个责任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扛得起的。可以说,任何人都扛不起这样的责任!

相比于洪灾的摧枯拉朽,皮毛不存,宁愿受点旱灾。不是说旱灾造成的损失小,而是旱灾有解决的办法,至少有缓解的办法,而洪灾一旦降临,很难有所挽回。水火无情,水放在前面,这是有道理的。

汉口的径流量在持续走低。22日早上8点,汉口的径流量为16300立方米每秒,相应水位为16.71米。晚上10点,径流量降低到了16100立方米每秒,相应水位为16.63米。到今天早上6点,径流量下降到了16000立方米每秒,水位也降到了16.60米。这些天来,汉口的水位下降很快,肉眼可见。

前几天我看到新闻,从芜湖到岳阳的海轮已经全部取消,只能通航内河船。前天我去二七长江大桥附近航拍时,江上仍有不少船只,但清一色的都是驳船,集装箱船一艘都没有看到。海轮取消,大船减少,对于武汉港的运输,肯定是有影响的。

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,对于某些习惯性喷口水的人来说,如果今年不是大旱,而是发大水,他们的说辞绝对就是另一套了。总之,道理都在他们嘴里,就像胡大总编一样(现在是前总编),想怎么说就怎么说,从来都不会错。(2022年8月23日于武汉)

#武汉头条#